当前位置:酷养生百科网>中药百科>正文

独脚金是什么 独脚草作用与功效

导语:独脚金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药,具有多种药用价值。它主要生长于湿地、田边和河岸等地方,被誉为自然的药库。独脚金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感冒、咳嗽、胃痛等症状。此外,独脚金还具有抗菌、抗炎、利尿等功效,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。

目录导航:

  1. 独脚金是什么
  2. 中药独脚柑能种植的吗?怎么种
  3. 独脚金生长在什么地方最多
独脚金是什么

独脚金,中药名。玄参科独脚金属植物独脚金Strigaasiatica(L.)O.Kuntze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集。洗净晒干。生理特性为一年生小草本,半寄生,高6~25厘米,全株粗糙,且被硬毛;茎多呈四方形,有2条纵沟,不分枝或在基部略有分枝。

叶生于下部的对生,上部的互生,无柄,叶片线形或狭卵形,长5~12毫米,宽1~2毫米,但最下部的叶常退化成鳞片状。

茎单一或间有下部分枝,纤细,长3~15厘米,灰褐色,被粗糙短毛,茎部生稀疏微细须根,质稍柔韧。

叶小,互生,线形或披针形,上部叶较大,长4~10毫米左右,常贴生于茎上,下部叶小,鳞片状。

花黄色或紫色,腋生或排成稀疏穗状花序;苞片明显

中药独脚柑能种植的吗?怎么种

独脚柑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8-15厘米,生于华南地区的平原和丘陵草地上,常寄生于其他植物的根上。因其是草药,需求量较小,种植技术高,故极少有种植的。

一、概述

独脚柑为玄参科植物独脚金的全草。味甘、微苦,性凉。归肝、脾、胃经。具健脾消积,清热杀虫。主治小儿伤食,疳积黄肿,夜盲,夏季热,腹泻,肝炎。

主要成分:

全草含木犀草素二甲醚(luteolin-3,4-dimethylether),木犀草素7,3,4-三甲醚(luteolin7,3,4-trimethylether),刺槐素-7-甲醚(acacetin-7-methylether),刺槐素(acacetin),金圣草素(chrysoeriol),和芹菜素(apigenin)。

主要药理作用:独脚柑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炭痈杆菌和白喉有显着抑制作用,对乙型链球菌、伤寒杆菌、绿脓杆菌和痢杆菌也有定程度的抑制作用[1]。

二、分布及采收加工储藏

(一)分布

独脚柑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主产于广西、福建。民间用药。

(二)采收及加工

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(三)储藏养护

三、原植物形态及生物学特性

(一)形态特征

独脚金一年生半寄生草本,高10-30cm。全株被刚毛。茎单一,少分枝。叶下部者对生,上部者互生,叶片线形或狭披针形,长约1cm或更短,有时退化为鳞片。花单朵腋生,或在茎顶端形成穗状花序,下部花疏,上部花紧密,无柄;苞片常长于萼;萼管状,5裂,裂片钻形,具棱10条;花冠黄色、红色或白色,长1-1.5cm,花冠先端急剧弯曲,上唇短2裂,下唇3裂;雄蕊4,内蒙,花室1室;花柱细长,先端棒状。蒴果卵形,包于宿存的萼内。种子多数。花期7月,果期8-9月。

(二)生态环境

生于庄稼地和荒草地,寄生于寄主的根上。

(三)生物学特性

四、性状规格

(一)药材性状

干燥的全草,全体呈黄褐色或绿褐色,茎细,被灰白色糙毛。叶线形或披针形,多数脱落。中部以上为稀疏的穗状花序,除少数未结果的植株可见干枯的花冠外,其余大部都已脱薄;萼管状。蒴果黑褐色,藏于萼筒中,花柱残存。种子细小,黄棕色。

以植株完整、带绿色、无泥砂杂质者为佳。

独脚金生长在什么地方最多

独脚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,生长在低山丘陵,田边,沟边及草丛中,常寄生于其他植物的根上。

独脚金别名疳积草,黄花草,消米虫,独脚柑,金耳挖,地连枝,形态特征是属一年生草本,高8-25厘米,茎直立纤弱,多单生,少有分枝,粗糙,具短毛,新鲜时黄绿色,干后灰黑色,下部的叶常对生,上部的叶互生,叶片线形,花小腋生,多黄色,也有红色或白色,蒴果瓶状,夏秋采全草,晒干备用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酷养生百科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kuyangsheng.com/zy/90516.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滋补行业怎么入行 滋补养生汤餐厅加盟费多少下一篇: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