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酷养生百科网>节气养生>正文

处暑的节气意思是什么 白露节气可以喝凉茶吗

导语: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,意味着夏季的炎热即将过去,天气开始逐渐转凉。白露节气是秋天的第3个节气,此时气温降低,白天较短,夜晚较长。在白露节气中喝凉茶是可以的,因为凉茶可以清热解毒,消暑解渴。

目录导航:

  1. 处暑的节气意思是什么
  2. 24节气的服装
处暑的节气意思是什么
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。斗指戊(西南方),太阳黄经达150°,于每年公历8月22-24日交节。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,是炎热离开的意思。时至处暑,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、太阳辐射减弱,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,气温逐渐下降,暑气渐消。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,这期间天气虽仍热,但已是呈下降趋势。

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(秋老虎)期内,“秋老虎”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~9月之间,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,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。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,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,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,要注意预防“秋燥”。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,如吃鸭子、放河灯、开渔节、煎药茶、拜土地公等。

基本信息

中文名

处暑

属性

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节气

风俗活动

祭祖

迎秋

煲凉茶

开渔节

泼水降温

拼音

chǔ shǔ

时间

每年公历8月22或23或24日

展开

节气简介

处暑是廿四节气中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。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方向(戊位),太阳到达黄经150°时,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。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。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,是炎热离开的意思,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,初秋炎热将结束。元吴澄的著作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“处”是终止的意思,表示炎热即将过去,暑气将结束。处暑,七月中。处,止也。暑气至此而止矣。

处暑当天,太阳直射点已经由“夏至”那天的北纬23°26′,向南移动到北纬11°28′。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。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,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。炎热的酷暑已渐消退,虽暑气呈退减趋势,气温不会异峰突起,但此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,而但并未真正凉爽,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·处暑》

处暑,七月中。

处,止也。暑气至此而止矣。

鹰乃祭鸟,鹰,义禽也。秋令属金,五行为义,金气肃杀,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,然必先祭之,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。不击有胎之禽,故谓之义。

天地始肃秋者,阴之始,故曰天地始肃。

禾乃登。禾者。谷连藁秸之总名。又,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。成熟曰登。

天文历法

处暑,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方向(戊位),太阳到达黄经150°时,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°。

处暑当天,太阳直射点已经由“夏至”那天的北纬23°26′,向南移动到北纬11°28′。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,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。此时,如果夜晚观北斗七星,会发现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西南方向。

天气特点

辐射减弱

处暑过后,气温逐渐下降,日夜温差逐渐增大,但白天气温仍较高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,一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,太阳辐射减;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,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,小露锋芒。

处暑节气的含义是表示炎热酷暑即将过去的意思,即“出暑”,处是终止的意思,表示炎热即将过去,暑气将结束。

处暑节气时还处在秋老虎期间内,这时天气虽然还很热,但到了酷暑的尾声,气温逐渐下降,暑气渐消,天气从炎热向凉爽过度。

处暑,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,斗指戊,太阳黄经为150度,公历8月22-24日交节。处暑有祭祖迎秋、吃鸭子、放河灯、煲凉茶、开渔节、拜土地公、泼水降温等习俗。

24节气的服装

汉服二十四节气——芒种 汉服:直领对襟长衫、宋裤 芒种,气温显著升高,雨量充沛,是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播的节令,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

汉服二十四节气——夏至 汉服:唐制齐胸襦裙 夏至,古时又称“夏节”、“夏至节”。古人说:“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至者,极也,故曰夏至”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,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。

汉服二十四节气——小暑 汉服:宋制飞机袖、宋抹、旋裙 暑,是炎热的意思,小暑为小热,还不十分热。意指天气开始炎热,但还没到最热。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。

汉服二十四节气——大暑 衣服:汉元素 大暑,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。大暑相对小暑,更加炎热,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。大暑节气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自古以来,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(伏茶)的习俗,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。此外,还有烧伏香、晒伏姜等习俗。

汉服二十四节气——立秋 汉服:对襟半臂、齐腰襦裙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、风暴、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;在自然界,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。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,所谓“热在三伏”,又有“秋后一伏”之说。

汉服二十四节气——处暑 汉服:对襟衫裙 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,是炎热离开的意思。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,暑气渐渐消退,由炎热向凉爽过渡。但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。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,如吃鸭子、放河灯、开渔节、煎药茶、拜土地公等。

汉服二十四节气——白露 汉服:唐制·武周衫裙,唐背子、圆领大襟衫、破裙 时至白露,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,天气渐渐转凉,它是秋季中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节点。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,万物随寒气增长,逐渐萧落、成熟,而在季节转化过程中,丰收的秋季带给了人们与健康有关的食物以及民俗。

汉服二十四节气——秋分 汉服:大袖衫、对襟齐腰衫裙 古时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的民俗活动,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(中秋节),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秋分这天全球各地昼夜等长,秋分过后,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。秋分时节,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,正是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时候。

汉服二十四节气——寒露 汉服:唐制圆领袍 从气候特点上看,寒露时节,南方秋意渐浓,气爽风凉,少雨干燥;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。寒露至霜降这半个月,正是金秋九月秋熟作物成熟、越冬作物开始播种的秋收秋种大忙季节,是秋收、秋种、秋管的重要时期。也正是吃石榴、赏菊花的时候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酷养生百科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kuyangsheng.com/jqys/85502.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两三岁孩子炖鸽子汤放什么一起炖比较好 儿童调理肠胃汤比较下一篇: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