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酷养生百科网>节气养生>正文

立冬的由来 立冬的补冬是什么意思啊

导语: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,表示冬季正式开始。立冬的补冬是指根据中医养生理论,在立冬这一天开始注重补充身体的阳气,以应对寒冷的冬天。

目录导航:

  1. 立冬的由来
  2. 冬季民俗
  3. 立冬和补冬是同一天吗
  4. 交冬是立冬还是冬至
立冬的由来

立冬,冬三月之始。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代表着冬季的开始。立冬时节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,收藏入库。春耕夏耘,秋收冬藏,立冬是享受丰收、休养生息的时节,通过冬季的休养,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。立冬在古代社会是“四时八节”之一,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。

立,建始也。冬,终也、万物收藏也。立冬,意味着冬季自此开始,万物开始休养生息,静待春的到来。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中对“立冬”的描述为:“立,建始也。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水始终。水面初凝,未至于坚也。地始冻。土气凝寒,未至于拆。“《孝经纬》曰:“斗指乾,为立冬,冬者,终也,万物皆收藏也。”左河水《立冬》诗云:“北风往复几寒凉,疏木摇空半绿黄。遍野修堤防旱涝,万家晒物作冬藏。”

立冬是十月的大节,汉魏时期,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,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,请死者保护生灵,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。在民间也有祭祖、饮宴、卜岁等习俗,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、神灵祷告,祈求上天赐丰年。谚语“立冬补冬,补嘴空”,同时百姓在立冬这一天也会休息,在这天杀鸡宰羊,犒赏一家人的辛苦,期盼来年获得好收成。

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,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。有“十月朔”、“秦岁首”、“寒衣节”、“丰收节”等习俗活动。此时,在北方,正是“水结冰,地始冻”的孟冬之月,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。

在秦岭淮河以北附近地区,冷空气频繁出现,降温成为这个时节的常态。东北和西北地区,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,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,已经异常寒冷,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入冬了。而西北地区秋季的红黄景象还未完全褪去,但雪花已经飘落了。而南方地区,从立冬至小雪期间,常会出现风和日丽、温暖舒适的”小阳春“天气,在民间有“十月小阳春”一说,即所谓“八月暖九月温,十月还有小阳春”。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,但随着时间推移,冷空气频繁南下,气温逐渐下降。 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,即便寒风扫过,气温也会迅速回升,晴朗无风之时,常有“十月小阳春,无风暖融融”之说。

冬季民俗

1、传统冬季娱乐民俗?传统冬季主要的民俗就是在雪地里堆雪人玩,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,穿上深靴胶鞋,用铁铲把地上的白雪堆集在一起。

2、大人带着孩子开始做雪人,不一会儿一个大大的雪宝宝做成,园园的头上画出鼻子,咀吧,眼睛用园煤球点上,咀吧用条胡萝卜压下,黄瓜做鼻子,最后用小宝的棉帽戴上,

3、活灵活现

雪地上男孩子用雪打雪仗,女孩子相互拍手欢笑。那个年的下雪天同样开心!快乐!

1、吃饺子

立冬节气,有秋收冬藏的含义,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,劳动了一年的人们,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,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。有句谚语“立冬补冬,补嘴空”就是最好的比喻。

在我国南方,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,在台湾立冬这一天,街头的‘羊肉炉’、‘姜母鸭’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。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、四物鸡来补充能量。

在我国北方,特别是北京、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。为什么立冬吃饺子?因为饺子是来源于“交子之时”的说法。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,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,故“交”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。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,立冬之日,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。

2、冬泳

有意思的是,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,在哈尔滨,立冬之日,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,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。

3、补冬

在人们还在享受秋日温情的暖阳时,时间已飞快地来到了11月,立冬飘然而至。立冬,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,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,立冬节气的到来,是草木凋零,蛰虫伏藏,万物活动趋向休止,以冬眠状态,养精蓄锐,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。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,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。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,进行食补,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。每逢这天,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,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里,人们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。

立冬和补冬是同一天吗

不一样。立冬是一个节气,而补冬是冬季进补的意思。

立冬节气的到来,是草木凋零,蛰虫伏藏,万物活动趋向休止,以冬眠状态,养精蓄锐,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。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,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。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,进行食补,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。在冬季应少食生冷,尤其不宜过量的补。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,特别是北方,可以吃些牛、羊肉,但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。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。立冬,有秋收冬藏的含义。劳动了近一年的人们,立冬这一天要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。

交冬是立冬还是冬至

交冬指的是冬至。

交冬(冬至)俗称"冬节"、"长至节"、"亚岁"等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,测定出了冬至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。[1]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。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长的一天;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、南方吃汤圆的习俗。谚语:冬至到,吃水饺。

冬至节亦称冬节、交冬。

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,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。立冬,闽中俗称“交冬”,意为秋冬之交,立冬“补冬”。在广东的潮汕地区,立冬要吃甘蔗、炒香饭。在汕头,人们立冬吃用莲子、香菇、板栗、虾仁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,这些也都是温热的食物。在北方,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,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,人们认为吃了它,冬天耳朵就不受冻。

冬至节亦称冬节、交冬。立冬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,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;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-8日之间,即太阳位于黄经225°。此时,太阳位于赤纬-16°19',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°47'。立冬过后,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。立冬期间,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,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酷养生百科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kuyangsheng.com/jqys/86448.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关于二十四节气禾苗生长谚语 老人立春吃石榴禁忌下一篇: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