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酷养生百科网>节气养生>正文

二十四节气冬至小知识简短 二十四节气冬至饮食养生

导语:冬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,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。冬至饮食养生非常重要,宜进温热食物,如姜汤、红枣、核桃等,以保暖身体。此外,冬至还是进补的好时机,适当补充营养可以增强抵抗力,预防感冒等疾病。

目录导航:

  1. 二十四节气冬至小知识简短
  2. 二十四节气划分
  3. 24节气分別是什么时间
  4. 冬至与夏至太阳夹角相差多少
二十四节气冬至小知识简短

冬至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22个节气,斗指子,太阳黄经达270°,于每年公历12月21-23日交节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,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,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,太阳高度角最小,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

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,这天过后它将走“回头路”,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(23°26′S)向北移动,北半球(我国位于北半球)白昼将会逐日增长。[16][17]

二十四节气划分

二十四节气的划分,是按照季节、气候、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,详情如下:

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。其中,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、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,将一年划分为春、夏、秋、冬四个季节。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,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。而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。

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。小暑、大暑、处暑、小寒、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,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;雨水、谷雨、小雪、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,表明降雨、降雪的时间和强度。

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。小满、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;惊蛰、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,尤其是惊蛰,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,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。

24节气分別是什么时间

二十四节气,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“十二月建”的特定节令。一岁分四时,春夏秋冬各三个月,每月两个节气,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。

立春:2月3日-2月4日

雨水:2月18日-2月19日

惊蛰:3月5日-3月6日

春分:3月20日-3月21日

清明:4月4日-4月6日

谷雨:4月19日-4月20日

立夏:5月5日-5月6日

小满:5月20日-5月22日

芒种:6月5日-6月6日

夏至:6月21日-6月22日

小暑:7月7日-7月8日

大暑:7月22日-7月23日

立秋:8月6日-8月9日

处暑:8月22日-8月24日

白露:9月7日-9月8日

秋分:9月22日-9月24日

寒露:10月7日-10月9日

霜降:10月23日-10月24日

立冬:11月7日-11月8日

小雪:11月22日-11月23日

大雪:12月7日-12月8日

冬至:12月21日-12月23日

小寒:1月5日-1月6日

大寒:1月19日-1月21日

大寒:1月19日-1月21日

春季

1、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,2月2-5日交节。

2、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,2月18-20日交节。

3、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,3月5-7日交节。

4、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,3月20-22日交节。

5、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,4月4-6日交节。

6、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,4月19-21日交节。

夏季

1、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,5月5-7日交节。

2、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,5月20-22日交节。

3、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,6月5-7日交节。

4、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,6月21-22日交节。

5、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,7月6-8日交节。

6、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,7月22-24日交节。

秋季

1、立秋太阳白露位于黄经135度,8月7-9日交节。

2、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,8月22-24日交节。

3、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,9月7-9日交节。

4、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,9月22-24日交节。

5、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,10月8-9日交节。

6、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,10月23-24日交节。

冬季

1、立冬太阳位立冬于黄经225度,11月7-8日交节。

2、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,11月22-23日交节。

3、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,12月6-8日交节。

4、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,12月21-23日交节。

5、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,1月5-7日交节。

6、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,1月20-21日交节。

冬至与夏至太阳夹角相差多少

不同地区的太阳高度角不同。

以北京地区为例,北京地区的纬度为40°N,其太阳高度角分别是:

1、春分日:太阳直射赤道0°,该日北京正午的太阳高度角=90°-|40°-0°|=50°

2、夏至日:太阳直射23°26′N,该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=90°-|40°--23°26′|=73°26′

3、秋分日:太阳直射赤道0°,该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=90°-|40°-0°|=50°

4、冬至日:太阳直射23°26′S,该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=90°-|40°-(-23°26′)|=26°34′

计算公式:正午太阳高度=90°-|当地地理纬度-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

答案,冬至与夏至太阳夹角相差多少?

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,南纬23度26分,北半球昼最短,夜最长的一天,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。夏至日6月22日,太阳光直射点直射在北回归线,北纬23度26分,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,黑夜最短的一天,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,冬至和夏至日太阳的夹角是北纬23度26分,加上南纬20度26分,等于46度52分。


春分,秋分,夏至,冬至4天的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分别是64度 64度 87.5度 40.5度春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四节气,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,昼夜等长。夏至二十四节气之第十节气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

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秋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,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冬至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在12月21日或22日;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冬至又称日短至

冬节、亚岁等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,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,所以古人称

冬至为“亚岁”或“小年”。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。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,有冬至祭祖的习俗;在中国北方地区,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酷养生百科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kuyangsheng.com/jqys/89889.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河北特色驴肉汤 河北有没有养生汤下一篇: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