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酷养生百科网>中药百科>正文

举出菊科10种以上的代表植物 泽兰的药用功效与作用

导语:菊科植物是一类常见的植物家族,其中代表性的有菊花、蒲公英等。菊科植物中的一种叫做泽兰,具有丰富的药用功效和作用。泽兰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,常用于治疗感冒、咳嗽、肺炎等疾病。此外,泽兰还有清热解毒、利尿消肿的作用,对于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也有一定效果。

目录导航:

  1. 举出菊科10种以上的代表植物
  2. 秋兰是什么
举出菊科10种以上的代表植物

药用植物有佩兰、艾纳香、火绒草、天名精、稀益、野菊、菊花青慧、款冬、千里光、白术、苍术、牛蓉、雪莲花、红花、水飞菌、蒲公英等。中国约有220属近3000种,全国各地分布,其中异裂菊属、复芒菊属、太行菊属、画笔菊属、重羽菊属、黄缨菊属、川木香属、球菊属、事菊属、柠菊木属、蚂蚌腿子属、花佩属、华篮甲草华千里光属、紫菊属、君范菊属等15属为中国特有。

1.菊科菊属草本植物-秋菊

秋菊即中国传统的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花,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,如今已经有上千种品种,式样繁多,花色有黄、白、粉红、橙红及赤红等颜色。

2.菊科菊属草本植物-野菊花

野菊花的茎直立或铺散,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。茎枝被稀疏的毛,花比较小,在路边野外比较常见。

3.菊科菊属草本植物-甘菊

甘菊的茎直立,茎枝上有稀疏的柔毛,高度可达5米,它通常在6到11月开花。舌状花黄色,舌片呈椭圆形。

4.菊科菊属草本植物-多头菊

多头菊又称多本菊,是秋菊中的一类,根据花枝数目不同,又分为三头、五头、七头或九头菊。多头菊花色鲜艳、开花繁密且花期长,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园林绿化中。

5.菊科菊属草本植物-乒乓菊

乒乓菊原产于日本的一种菊花,形状像是乒乓一样圆润而得名,有黄、绿、白、红等多种颜色,造型可爱且保鲜时期较长。

6.菊科菊属草本植物-小白菊

小白菊芳香浓烈,有淡黄色小叶,花形似雏菊。叶基有裂口花洁白似玉,花期长,花枝挺,每株可开近百朵花。

7.菊科大丽花属草本植物-大丽花

别名大理花、东洋菊、大丽菊,原产于墨西哥,被墨西哥人视为大方、富丽的象征。它的花期在6到12月,时间很长、花径大、花朵也多,颜色丰富艳丽,是世界知名的观赏性花朵。

8.菊科万寿菊草本植物-孔雀草

孔雀草原产于墨西哥,花色艳丽、喜欢阳光,花期在7-9月,花语有爽朗、活泼,总是兴高采烈的意思。

9.菊科万寿菊属草本植物-万寿菊

万寿菊的花期在7-9月,因为花期长,花朵大,如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绿化花卉。

10.菊科紫菀属草本植物-紫菀花

别名青菀、紫倩、小辫等,根状茎斜升,茎直立,高达40-50厘米。花语是回忆、真挚的爱。

菊科植物的花序通常呈头状,花朵通常呈舌状或管状两种,没有托叶,叶片多为互生,种子没有胚乳。菊科植物的分布广泛,种类可达到3万种,通常喜欢生长在温暖地区,它们大部分都有着较好的观赏性或药用性。

菊科种类繁多,许多种类富于经济价值,如莴苣、莴笋、茼蒿、菊芋等作蔬菜;向日葵、小葵子、苍耳的种子可榨油,供食用或工业用;橡胶草和银胶菊可提取橡胶;艾纳香可蒸馏制取冰片;红花和白花除虫菊为著名的杀虫剂;泽兰、紫菀、旋复花、天名精、菌陈蒿、艾、白术、苍术、牛蒡、红花、蒲公英等为重要的药用植物;此外,菊、翠菊、大丽菊、金光菊、金鸡菊以及许多种类,花美丽鲜艳供观赏,全世界各地庭园均有栽培。

秋兰是什么

秋兰是国兰中兰科兰属建兰(Cymbidium ensifolium)中大部分兰花的俗名。因这类兰多在秋天开花,故名,并作为传统园艺名称之一;因这类兰多在秋天开花,故名,并作为传统园艺名称之一,是个俗名。秋季开花的兰花是建兰,建兰别名秋兰,在历年的7-10月份开花,建兰合适种植到松散、透气性的沙质土土壤中,保养时,必须为其供应足够的光照和水分,确保植株一切正常生长,还必须为建兰每一年换一次盆,防止土壤结团危害植株生长。

这应该是建兰,秋季正是很多建兰品种的盛花期。极少数寒兰也会在中秋以后开花,但非常罕见。

不同的兰花品种花发季节是不一样的:

1、春季开花类,又称为春兰。主要品种有:宋梅、西神梅、龙字、翠一品、汪字、翠盖荷、迎春蝶、笑蝶、文团素、月佩素绿等。

2、夏季开花类,又称为夏兰。主要品种有:蕙兰、台兰等。

3、秋季开花类,又称为建兰。主要品种有:建兰、漳兰、魫兰等。

4、冬季开花类。主要品种有墨兰、寒兰等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酷养生百科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kuyangsheng.com/zy/84160.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金线莲煲龟汤做法 金线莲养生汤做法下一篇: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