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酷养生百科网>中药百科>正文

24孝图的所有故事 鹿乳的功效

导语:《24孝图的所有故事 鹿乳的功效》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孝道故事和鹿乳的功效的图书。本书通过讲述24个不同的孝道故事,展示了中国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。同时,本书还介绍了鹿乳的功效,包括滋补养颜、强身健体等方面的功效。

目录导航:

  1. 24孝图的所有故事
  2. 古人孝顺长辈的故事有哪些
  3. 鹿茸救母的故事
24孝图的所有故事

1、二十四孝图是包含着中国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。孝道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精髓,作为每一个中国人,都需要尽孝道。为大家整理一下二十四孝图上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。

2、忠孝双全:明朝有个将军沈至绪在抗击异军的战场上牺牲了,他的女儿沈云英登高大喊,振奋士气,发誓要为她的父亲报仇,并且夺回失地。众将士被她的忠孝所感动,纷纷斗志昂扬,将敌人赶走了,并且她和她的父亲都受到了朝廷的追封。沈云英可谓是忠孝双全。

3、望云思亲: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了,是唐朝的宰相狄仁杰的故事。狄仁杰一次外出巡视的时候,登上了太行山,朝下看着,对身边的侍从说:“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”。他久久没有离去,泪流满面。

4、上书救父:是发生在汉文帝时期的事情,有位名医叫淳于意,在民间为百姓治病。因为他性情耿直,在治病的时候得罪了达官显贵,受到了诬陷,被押到长安受刑。她的女儿缇萦为了救父亲,虽然是一个弱女子,但是却不辞劳苦,随着父亲一同前往长安。到了长安,她便上书给汉文帝,陈述肉刑的危害和她父亲在民间的故事。最后汉文帝发觉她的父亲是遭人陷害的,赦免了她父亲的罪行。

5、打虎救父:晋朝的时候,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,他的父亲在田地里面耕种的时候,竟然被一只突然出现的老虎给叼走了。杨香此时没有被老虎吓走,而是为了救自己的父亲,他直接爬到了老虎的背上,然后扼住了老虎的脖子。最后老虎受不了松开了他的父亲,他终于把自己的父亲救了下来。

6、二十四孝除了上面四个故事,还有剩下的二十个故事,分别是:彩衣养亲,哭竹生笋,鹿乳奉亲,笼负母归,弃官奉亲,芦衣顺母,卖身葬父,亲尝汤药,卧冰求鲤,闻雷泣墓,百里负米,挨杖伤老,跪父留母,孝感继母,劝姑孝祖,孝感动天,兄弟争孝,啮指痛心,老莱娱亲,郭巨埋儿。

7、二十四孝的二十四个故事,把我国孝道这一传统美德体现的淋漓尽致,对孝道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

古人孝顺长辈的故事有哪些

一、涌泉跃鲤

姜诗,东汉四川广汉人,娶庞氏为妻。夫妻孝顺,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,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。婆婆爱吃鱼,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,婆婆不愿意独自吃,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。一次因风大,庞氏取水晚归,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,将她逐出家门。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,昼夜辛勤纺纱织布,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。其后,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,令姜诗将其请回。庞氏回家这天,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,口味与长江水相同,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。从此,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,不必远走江边了。

二、闻雷泣墓

王裒,魏晋时期营陵(今山东昌乐东南)人,博学多能。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,他隐居以教书为业,终身不面向西坐,表示永不作晋臣。其母在世时怕雷,死后埋葬在山林中。每当风雨天气,听到雷声,他就跑到母亲坟前,跪拜安慰母亲说:"裒儿在这里,母亲不要害怕。"他教书时,每当读到《蓼莪》篇,就常常泪流满面,思念父母。

彩衣养亲

唐朝有个姓杨的人,家贫如洗,但十分孝道,靠讨饭养其父母。故人们叫他杨乞。他所讨食物,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。父母没有尝过,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。如有酒时,就跪下捧给父母,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,使父母快乐。

有人怜悯他穷困,劝他给人家打工,用所得收入养亲。杨乞答道:“父母年迈,若为人家打工,离家太远,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。”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。后来父母去世了,他又乞讨棺木安葬。每逢初一、十五,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。有诗赞曰

乞酒奉亲尽礼仪,高歌跳舞学娇姿;

娱亲精彩引欢笑,满室春风不断吹

1. 鲁迅的《药》:故事讲述一个年轻人为了治疗他的母亲坚持到一家药店买药,尽管药店里的药已经卖完了,他还是选择了别的药店,最终挽救了他母亲的生命。

2. 孟子的《离娄上》:讲述一个叫离娄的人十分孝顺父母,即使在寒冬酷暑,也会为他们扛着食物和水回家,不惜担风险。

3. 曹操的《梦洪冲》:讲述曹操的母亲患病住院,曹操每天亲自跑到医院,给母亲带药和送饭。

4. 《百善孝为先》:这是一篇名言警句,意思是为人子女应该第一位考虑父母的感受和需要,时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。

中国古代有很多孝顺长辈的故事,其中最著名的是“二十四孝”。这些故事都是关于古人如何孝顺父母、长辈的。以下是一些例子:

- 大孝感天:舜帝为了孝敬父母,不惜放弃王位,到山林中隐居。

- 闻雷泣墓:汉武帝的孙子刘据在父亲去世后,听到雷声便哭泣不止。

- 亲尝汤药:唐代宰相魏征的儿子魏徵在父亲生病时,亲自为父亲煮药。

- 丁兰刻木:东汉时期,丁兰为了让父亲治病,用刀刻下了一块木头。

- 鹿乳奉亲:唐朝时期,李世民为了孝敬母亲,每天早上都会去山上取鹿奶来喂母亲。

- 江革背母:明朝时期,江革为了孝敬母亲,每天都要背着母亲走很远的路去上学。

- 百里负米:南北朝时期,范仲淹为了孝敬母亲,每天要走百里路去买米。

- 卖身葬父:唐朝时期,杨贵妃为了给父亲安葬而卖身为奴。

- 卧冰求鲤:南北朝时期,谢灵运为了治疗父亲的疾病而卧冰求鲤。

- 以身喂蚊:明朝时期,朱权为了孝敬母亲,每天都要用自己的身体喂蚊子。

孝顺长辈的故事有:

1.仲由:仲由,字子路、季路,春秋时期鲁国人,孔子的得意弟子,性格直率勇敢,十分孝顺。 据说每逢得到美味的食物,仲由总是舍不得吃,要么带回家先给父母吃,要么分给家人。 由于他十分孝顺,各地的父母听说此事后,都纷纷称赞和奖励他。

2.黄香:黄香,东汉江夏安陆人,九岁丧母,事父极孝。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;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。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,文采飞扬,京师称其有“江夏黄童”。

鹿茸救母的故事

在周朝的时候,有一个人非常孝顺,他姓郯,后人尊称他为郯子。

他的父母年纪大了,常常犯眼病,郯子痛在心里,关切地安慰道:“父亲、母亲,你们千万不要着急,我一定会想办法治好你们的眼病的。”

母亲说:“郯儿,我跟你的父亲年纪都大了,时日不多,只是,想喝一点鹿乳。”想取鹿乳,谈何容易?一不小心,只怕鹿乳没有取到,反而丢了性命。但是,看着年迈的父母,郯子决定,无论有多么困难,也要想办法得到鹿乳,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

有一天,他听人说,北山森林茂密,常常有鹿出入,便决定去北山。他跑到集市上,买了一张鹿皮,披在身上,假扮成鹿的模样,进山去了。他在山里绕来绕去,四处寻找,眼看天渐渐暗了下来,还没有发现鹿的踪影,心中着急。忽然,他听到一阵阵叫声,哎哟,不好,遇到野兽了!他连忙躲起来,一动也不敢动。可是,过了好久,也没有看见野兽出来。再一看,哟,原来是一群幼鹿饿了,在呼唤妈妈来给它们喂奶呢!郯子灵机一动,伏下身子,悄悄地凑了过去,趴在幼鹿中间,等待母鹿回来。刚趴一会儿,母鹿就回来喂奶了!郯子高兴极了,学着幼鹿的样子,开始用瓶子吸奶,然后带回家给父母喝。从此,他每天都用这种办法取鹿乳。

有一次,郯子正在取鹿乳,忽然一群猎人正悄悄向这边靠近。母鹿也发现了,一声惊呼,鹿群四处逃窜,只有郯子不知如何是好,愣在那儿。眼见猎人已经拉开了弓,郯子急忙脱掉鹿皮,叫道:“慢!箭下留人!”猎人惊恐万分,不知为什么鹿会忽然会变成一个大活人,还会讲话?郯子见了,就向猎人讲了事情的经过。猎人听完,敬佩地竖起大拇指,说:“郯子,你真是个大孝子。我长这么大,还是第一次遇到你这种人。我这里也有一些鹿乳,你带回家去吧!”

郯子感激地看着猎人,深深地鞠了一躬,带着鹿乳回家了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酷养生百科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kuyangsheng.com/zy/86500.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中药保健养生行业有前途吗 经期后调理养生好吗下一篇: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