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酷养生百科网>养生资讯>正文

养生学难学吗 儒家养生核心内容是哪些

导语:养生学作为一门学科,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掌握。儒家养生的核心内容包括饮食调理、精神修养、锻炼身体等方面。通过学习儒家养生,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提高身体健康。

目录导航:

  1. 养生学难学吗
  2. 哪个养生流派支持少欲
  3. 曾国藩养生要言译文
  4. 儒家重视修身养性,养生的重要内容
养生学难学吗

养生学并不容易学。

想学养生成为养生师,就要了解养生师,养生师又称为健康养生师或养生指导师,是利用健康养生知识和健康养生技能,从事个人或群体健康养生方面的咨询、调理、指导、培训、和策划,使人们远离疾病和亚健康困扰,实现身心健康、家庭和睦、生活美满、社会和谐;实现自觉觉他、利益民众的神圣使命。

养生指导师应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:

1、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(2005——2010年)

2、易经养生学(易学基础、阴阳五行之道、天人合一思维、生命之道奥秘、太极思维)

3、中医养生学(中医养生基础、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、常用的养生方法介绍)

4、传统文化养生(道家养生、佛家养生、儒家养生思想、国学应用大智慧与道法自然)

5、运动与养生(太极养生、武术养生、运动养生、能量养生法、养生技能训练)

6、现代健康养生(科学养生的基本理念、日常营养指导、预防医学与养生、健康风险评估与养生指导、伤害的预防与管理概述、健康投资与健康保险)

哪个养生流派支持少欲

"道家养生流派支持少欲。

"1.道家养生讲究天人合一、自然与人的和谐,强调心境的平和静谧,追求简单、自然、慢节奏的生活方式,强调少欲知足、淡泊名利,因此支持少欲。

2.道家养生具体实践中还注重采用中医药治疗、锻炼身体、调养饮食、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式,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精神;同时还强调避免过度劳累、过食辛辣、肥甘厚味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。

儒家倡导精神养生的理念是少私寡欲。

儒家强调精神调摄,《礼记·缁衣》说:“心以体全,亦以体伤”。养心与养形是养生的重要内容,然而精神与形体之间,具有统帅支配作用的是精神。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,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,即所谓:“养心莫善于寡欲”。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,然而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,不可有过分地要求,这就需要遵循“礼”的原则。

曾国藩养生要言译文

《曾国藩养生的五大要言》

曾国藩,为曾子的第七十世代孙,与李鸿章、左宗棠和张之洞,被称为“晚清四大名臣”,曾国藩也被称为古今半个完人,他一生完成了三个不朽,分别是立德、立功和立言。曾国藩所立的言,很大部分通过他的家书,传于后世。

《曾国藩家书》包罗万千,除了读书立志、为人处世之外,还有关于修身养性,曾国藩很注重养生,其在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,写了封家书给六弟和九弟(分别是六弟曾国华、九弟曾国荃),这封信在曾国藩所有家书中,篇幅较长,信中言语,除了家庭琐事,也不乏曾国藩对两位老弟的敦敦教导,以及曾国藩的经验总结。

在这封信的结尾,曾国藩写出了自己的养生要诀,一共五句话,被称为曾国藩养生五大要言,这五句话,分别关乎“肝心脾肺肾”的。在中医的角度上看,“肝心脾肺肾”就是“五脏六腑”中的五脏。古人对于五脏的调理极为重视,所以曾国藩这五大养生要言,也是极为重要的。只可惜,由于现在人的生活方式,生活节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,其中很多环节,如今的人们大多很难做到:

第一、一阳初动处,万物始生时。不藏怒焉,不宿怨焉。右仁,所以养肝也。

这句话的简单翻译是:阳刚之气开始活跃的时候,便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时候,每天都不要藏有怒气和怨气,以上所说的,就是要讲究“仁”。

如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的密切,然而很多怒气和怨气,都随之而产生,要做到不记仇,不记怨怒,非常不简单。

第二、内而整齐思虑,外而敬慎威仪。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右礼,所以养心也。

一个人,对内要做到整齐思虑,对外要做到敬重慎独威严有风度,保持祥和不骄傲,威严又不让人畏惧,以上所说的,是要讲究“礼”。

然而,如今很多人,内心是繁杂而焦虑的,看上去忧心忡忡的样子,甚至部分还在焦虑症和抑郁症之间徘徊,而对外时常忘记保持“敬慎威仪”,有时候还会丑态百出,根本就做不到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

第三、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做事有恒,容止有定。右信,所以养脾也。

这句话的表面意思,是劝告人们要饮食起居有规律,做事有恒心,行为举止有章可循。这就是儒家所说的“信”

然而,由于现在的生活节奏与古代不同,人们在饮食上,在起居上,就不能做到保持规律。

第四、扩然而大公,物来而顺应,裁之吾心而安,揆之天理而顺。右义,所以养肺也。

心胸开阔,内心大公无私,对于事情,逆来顺受,凡事要做到无愧自己内心,无愧于天理道义。这就是所为的“义”

然而,如今的社会物欲横飞,有些人被利益所诱导,根本就丧失了自己,更别说让他做到“义”了

第五、心欲其定,气欲其定,神欲其定,体欲其定。右智,所以养肾也。

内心、精神、气血、身体,要保持安定、稳定、平定,这样才能保护好肾。

以上五大要言,曾国藩分别用儒家的五常“仁、礼、信、义、志”,来对于中医的五脏“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”,说得不无道理。

儒家重视修身养性,养生的重要内容

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”这是《论语》中关于养生的经典名言。知,指知识和智慧;仁,指仁慈与友爱。孔子认为,有智慧的人才会快乐,有爱心的人才会长寿。

孔子十分强调“乐”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,主张用“乐”来熏染生活、陶冶情操。《论语》中曾有三个层面的论述:一是认为有爱心的人不会有忧愁,有智慧的人不会有困惑。乐是养生的基础,遇事常乐,仙寿有缘。二是在励志中充实精神,“三军可以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”。正因为孔子从小立志,老而弥笃,才能精力充沛、博闻强记。碌碌无为是在消耗有限的生命,自强不息才能让每一寸时光绽放出绚丽的异彩。三是阐述了习性与养生的关系。孔子认为,“性”乃源于禀赋,同时又受后天的熏染。养性就是通过教育、习俗、心理疏导等方式,让人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,增强对“乐”的感知。

《论语》还论及了人生在少、壮、老等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和注意事项。孔子认为,君子有三戒:年少的时候,气血经脉还未巩固,戒在一个“色”字;到了青壮年时候,血气十分旺盛,戒在一个“斗”字;等到了老年的时候,血气已经衰弱,戒在一个“得”字。过度沉迷在患得患失之中,肯定不利于养生保健,不如像孔子一样,虽然屡遭困顿,尚能自得其“乐”,颐养天年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酷养生百科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kuyangsheng.com/yszx/81927.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唐山当归黄芪补气血养生汤的功效及食用方法?下一篇: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