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酷养生百科网>节气养生>正文

处暑必吃五种食物 处暑节气吃鸭子的原因是

导语:处暑是一个重要的节气,人们在这个时候要注意调养身体。处暑时节,有五种食物是必不可少的,其中之一就是鸭子。鸭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,有助于补充体力、提升免疫力。此外,鸭子还有清热解暑的功效,可以帮助人们应对炎热的天气。

目录导航:

  1. 处暑必吃五种食物
  2. 喜欢处暑的原因
  3. 处暑的时间和代表的意思
  4. 处暑节气吃鸭子有哪些讲究
处暑必吃五种食物

1、鸭子

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“处暑”时节吃鸭子。鸭子,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,据悉,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,肥瘦适宜。如果没有空,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;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“萝卜老鸭煲”或做“红烧鸭块”送给邻居,这就是俗语中说的,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。

杭州人习惯将鸭子分为老鸭儿、嫩鸭儿、呆大鸭儿,就营养来说,老鸭瘦肉多,水分含量少,相对口味和营养都会好一点,适合煲汤解暑气,而肉鸭则多用来做烤鸭、酱鸭等。对如何辨别老鸭和嫩鸭,这里有一个小窍门:老鸭一般毛长得比较齐,嘴和脚掌比较硬,颜色发黄、发黑,摸上去骨头比较硬。另外,同样的个头,老鸭比嫩鸭分量重。

2、龙眼

“处暑”到了,“避暑”也就结束了。老福州“处暑”之后不再喝凉茶,而多吃些“补气”、“补血”的东西,老福州习惯吃龙眼,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。

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,中医上有“补秋”的说法,所以少喝凉茶、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。这个时候讲究“补气”、“补血”,要避免寒凉的食物;同时龙眼偏温性,有益心脾,补气血,有滋补养气的作用,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;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,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,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,是有益的。

3、白丸子

除此之外,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。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,做法很简单,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,煮汤,加点糖,味道清甜,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,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。

糯米有养阴的功效,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。糯米,其味甘、性温,入脾肾肺经,能够补养人体正气,具有益气健脾、生津止汗的作用。吃了后会周身发热,起到御寒、滋补的作用。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,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。

4、凉茶

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。每当处暑期间,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,先去药店配制药方,然后在家煎茶备饮,意谓入秋要吃点“苦”,在清热、去火、消食、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。

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,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,有助消暑热,还能养阴;以雪梨加入蜂蜜、川贝泡水饮用,更是有化痰止咳、生津养肺的作用,也适合气虚的人士。不过,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,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,而凉茶过度苦寒,易伤脾胃,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。

5、酸梅汤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,故有“处暑酸梅汤,火气全退光”的谚语。制作酸梅汤很简单,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,再加冰糖。煮好放凉后,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,使其温度降低。喝起来酸中带甜,甜中微咸,口感甚佳。

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,能有效地抑制乳酸,降低疲劳感,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。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、生津止渴,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。此外,吃多了肉时,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。

喜欢处暑的原因

喜欢原因:

出游迎秋: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。

放河灯: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

开渔节:对于沿海渔民来说,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,每年处暑期间,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,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,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,欢送渔民开船出海。

吃鸭子:“七月半鸭,八月半芋”,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。处暑这天,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,而江苏地区,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,正所谓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。

处暑是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,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。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。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,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,太阳辐射减弱;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,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,出拳出脚,小露锋芒。

处暑的时间和代表的意思

处暑是秋天这个季节的节气。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。处暑的时间点是每年公历的8月23日,“处”是终止的意思,表示暑热结束,气温逐渐下降,天气转凉就进入秋天了,2021年处暑是8月23日。

处暑的三候是什么?

初候:鹰乃祭鸟;鹰,杀鸟。不敢先尝,示报本也。二候,天地始肃;清肃也,寨也。三候,禾乃登。稷为五谷之长,首熟此时。意思是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;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;五谷成熟时。

处暑节气特点

1. 秋高气爽。处暑期间,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。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,若空气干燥,往往带来刮风天气,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,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。

2. 气温走低。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。

3. 南方“秋老虎”。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,虽说大步南撤,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、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。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,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,往往在处暑尾声,再次感受高温天气,这就是名副其实的"秋老虎"。

一般在8月23号.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表示太阳到达黄经165°时的时刻,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9月初,期间气温会逐渐转凉,表示夏天即将结束,秋天即将到来。处暑代表着夏季的结束,人们可以逐渐感受到秋天的气息,同时也提示人们应该注意保养身体,适应气温的变化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处暑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,人们会进行一些与丰收、祭祖、祈福等有关的活动。

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。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150°。“处”的意思是“去也”,表示炎热渐消,暑气至此而止。处暑的来临意味着气温要开始明显下降。自此后,秋风渐起,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秋日的凉爽。

在处暑这个时节,大家要当心“秋燥”伤人,在增强身体锻炼的同时,应注意饮食调理,少吃或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,可多吃水果、百合、莲藕、蜂蜜和一些滋阴养肺、润燥生津的粥汤。

每年的8月23日前后(8月22日~24日),视太阳到达黄经150°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。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。“处”含有躲藏、终止意思,“处暑”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处,去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“处”是终止的意思,表示炎热即将过去,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。处暑既不同于小暑、大暑、也不同于小寒、大寒节气,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。

处暑节气吃鸭子有哪些讲究

处暑节气吃鸭子有很多讲究。

首先,鸭肉味甘性凉,是一种非常适合在处暑时节食用的润燥食物。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差增大、昼暖夜凉,但有的地方也会出现“秋老虎”的短暂高温天气,因此饮食应遵从处暑时节润肺健脾的原则,应常吃清热、生津、养阴的食物。而鸭肉可以防秋燥,是入秋后“清热润燥”的一剂良方。

其次,鸭肉营养价值很高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且价格实惠。

最后,鸭子的烹饪方法也有很多选择,如白切鸭、柠檬鸭、子姜鸭、烤鸭、荷叶鸭、核桃鸭等。北京至今还保留着处暑百合鸭的传统,一般处暑这天,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。

此外,江苏人也会在处暑这天做好鸭肉后,给亲朋好友送上一些,寓意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,祈愿大家度过一个安康的秋天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酷养生百科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kuyangsheng.com/jqys/82717.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川芎有哪些功效与作用?下一篇: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文章评论